探針的分類
信息來源于:互聯網 發布于:2024-06-22
探針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分類方式:
1.按來源分類:
基因組探針(genomic probe):來源于基因組中的基因本身或其片段。
cDNA探針(cDNA probe):由相應的基因經轉錄獲得mRNA,再通過逆轉錄酶的作用得到的探針。
寡核苷酸探針:在體外人工合成的與基因序列互補的短DNA片段。
2.按標記物分類:
同位素標記的探針: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如磷-32進行標記,具有高靈敏度。
非同位素標記的探針:使用酶促標記法(如生物素、地高辛標記法)或化學標記法(如熒光生物素、酶標記法)進行標記。
3.按功能分類:
檢測探針:用于檢測與其互補的核酸序列。
熒光探針:在紫外-可見-近紅外區有特征熒光,并且其熒光性質可隨環境改變而改變的一類熒光性分子。
4.按結構分類:
TaqMan探針:一種常用的實時熒光PCR檢測中的探針,具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。
MGB探針:Applied Biosystems提供的一種TaqMan探針的變體,具有不同的熒光團和淬滅基團。
5.按應用分類:
FISH探針:熒光原位雜交技術中使用的探針,用于病理診斷和研究。
分子探針法:用于核酸分子雜交、DNA測序、基因突變分析等技術的探針。
6.按工作頻率分類:
同軸探針:用于對測試頻率較為敏感的測試環境。
普通探針:用于對信號衰減不敏感的測試環境。
7.按熒光響應機理分類:
光誘導電子轉移(PET)探針。
分子內電荷轉移(ICT)探針。
熒光共振能量轉移(FRET)探針。
激發態-基態締合物/復合物(Excimer/Exciplex)探針。
聚集誘導熒光(AIE)探針。
每種探針類型都有其特定的應用場景和優勢,選擇合適的探針類型對于實驗的成功至關重要。